热线

18595815345 18595815345

河道清淤整治处置方案如下

时间:2020-02-17 15:40

    河道清淤整治必然产生大量淤泥,这些淤泥一般含水率高、强度低,部分淤泥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被雨水冲刷后容易浸出,从而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有必要对清淤后产生的淤泥进行合理的处理处置。淤泥的处理方法受到淤泥本身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这些基本性质主要包括淤泥的初始含水率(水与干土质量比,下同) 、黏粒含量、有机质含量、黏土矿物种类及污染物类型和污染程度。

    在实际的淤泥处理工程中,可以根据待处理淤泥的基本性质和拥有的处理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资源化利用与常规处置:淤泥从本质上来讲属于工程废弃物,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原则,应尽可能对淤泥考虑资源化利用。只要是能将废弃淤泥重新进行利用的方法都属于资源化利用。

    例如利用淤泥制砖瓦、陶粒以及固化、干化、土壤化等方法都属于淤泥再生资源化。而农村地带可将没有重金属污染但氮、磷含量丰富的淤泥进行还田,成为农田中的土壤。或者将这种淤泥在洼地堆放后作为农用土地进行利用。当然在堆场堆放以后如果能够自然干化,满足人及轻型设备在表面作业所要求的承载力的话,作为公园、绿地甚至市政、建筑用地都是可以的。

    钝化处理是根据淤泥中的重金属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活性状态,添加相应的化学材料使淤泥中不稳定态的重金属转化为稳定态的重金属而减小重金属的活性,达到降低污染的目的。同时添加的化学材料和淤泥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一些具有对重金属物理包裹的物质,可以降低重金属的浸出性,从而降低重金属的释放和危害。
    钝化后重金属的浸出量小于相关标准要求之后,这种淤泥可以在低洼地处置,也可作为填土材料进行利用。上面阐述的淤泥固化、干化、土壤化等各种能把废弃淤泥变为资源重新进行使用的都属于淤泥的资源化利用范畴。
    此外,淤泥资源化利用还包括把淤泥制成砖瓦的热处理方法。热处理方法是通过加热、烧结将淤泥转化为建筑材料,按照原理的差异又可以分为烧结和熔融。烧结是通过加热800~1200℃,使淤泥脱水、有机成分分解、粒子之间黏结,如果淤泥的含水率适宜,则可以用来制砖或水泥。熔融则是通过加热1200~1500℃使淤泥脱水、有机成分分解、无机矿物熔化,熔浆通过冷却处理可以制作成陶粒。
{eyou:robot copyright='qjpemail'/}